在社會經濟建設中,重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各行業經濟的衍生與增長,尤其是上下游各行各業,深得其利。但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
國內大多數人認為工程機械具有周期性,其主要需求體現在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機及工程機械的更新。從2017年開始到2020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周期性持續高速發展,每年都以同比超過10%高速增長。
2017年全行業營收5403億元,2020年全行業營收7751億元。2021年全行業營業收入突破8000億元。行業經過了5年的高速增長后,截至2021上半年為增長狀態,2021年下半年已經又轉為存量市場的趨勢,所以很多人認為下個階段就是工程機械的下跌階段,也就是市場闡述的弱周期。
那處于弱周期的機械設備還有沒有機會?在行業弱周期來臨之際,有了解行業的人認為未來行業會面臨從存量市場尋求增長、工程機械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節能化的轉型發展以及數字化后客戶對產品的新需求三個趨勢。
產品智能化
近幾年,伴隨著人口紅利消失,“機器代人”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一方面將增加對工程機械的需求,另一方面設備的智能化也越發重要。前者帶來了需求增量,后者則決定了增量的大小以及企業的競爭力。
工程機械行業對智能化已形成共識,并且認知比較徹底。除了設備自身對人力的替代,無人駕駛和智能化生產也已成為工程機械企業發展的方向。其中,近兩年逐漸涌現的無人駕駛施工,在2021年有了更大進展。
2021年9月,全球首例無人集群—徐工無人集群成功在寧滬高速蘇州段進行養護作業,應用于高速路面養護施工。10月和11月,三一也分別在湖南和山東實現了無人攤壓機群的智能施工作業。柳工無人駕駛振動碾壓設備也曾于8月在甘肅施工亮相。同月,全球塔機龍頭中聯重科首次示范了5G塔機遠程智控系統,完成了首次吊裝。
可見,無人駕駛所需的人工智能、5G、北斗高精定位等技術,早已進入工程機械企業的武器庫。需求側的變化以外,供給側主要體現在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在生產領域的應用,這將顯著提升生產效率,節約成本,進而提升競爭力。
新能源技術
在國家的“雙碳”目標大環境要求下,需要貫徹和實施國家工業低碳綠色發展新理念?!半p碳“目標下的工程機械再制造和循環經濟或將迎來真正的大發展。這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工程機械后市場的發展無疑帶來了利好消息。
三一、中聯、柳工、徐工等大型企業也早已開始在新能源領域布局,截至2021年,三一重工累計推出26款電動化產品,其電動攪拌車、自卸車、牽引車等產品已在20多個城市推廣試用。三一集團第一座智能換電站也于11月正式亮相,不到5分鐘可自動完成換電任務。中聯重科則曾在半年報披露,已開展近30款新能源產品研發,其中16款產品已完成下線。柳工電動裝載機、混凝土設備也于7月實現批量交付。
在氫能源領域,安徽合力攜手捷氫科技發布了國內首款4-5噸氫燃料電池叉車??得魉梗ㄖ袊┮苍谏虾ER港落地了氫能中國總部。
接軌國際化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22年1-7月,挖掘機械產品銷量161,033臺,同比下降33%,其中國內市場銷售100,378臺,同比下降51%;出口銷量60,655臺,同比增長72%。無獨有偶,2022年1-7月,共銷售各類裝載機73438臺,同比下降21.7%。其中國內市場銷量48839臺,同比下降33.2%;出口銷量24599臺,同比增長18.9%。
以上數據充分表明市場呈現出國內市場發展疲軟,海外市場發展勢頭強勁的特點。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的競爭力已經不僅僅表現在規模大,在實力的角度也明顯變強。中鐵裝備出口歐洲超大直徑(12.2米)土壓平衡盾構機順利通過在線驗收;中交天和自主研發、中國首臺出口海外超大直徑盾構機則在10月完成孟加拉項目,打破了發達國家對海外超大直徑盾構市場的壟斷。
盡管外部環境復雜,但從中長期看,我國工程機械海外市場拓展仍將保持一定增速,有望進一步弱化國內增量市場不足帶來的周期性下滑趨勢,有機構預測未來3年中國挖掘機年銷量有望穩定在30萬臺左右,不會出現大幅滑坡。
工程機械行業什么時候走出下行周期?
雖然工程機械面臨下行周期,但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發展智能化、節能化、國際化已逐步成為發展趨勢,這也為工程機械發展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工程機械銷量還會有所提升。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10月11日披露的挖掘機銷售數據顯示,2022年9月銷售各類挖掘機約2.12萬臺,同比增長約5.5%。自今年7月實現14個月以來的首次轉正后,挖掘機銷量增速已連續3個月保持在正向區間。挖掘機9月出口同比增長73.3%,高于今年以來累計的70.5%。值得一提的是,9月挖掘機出口量反超國內銷量:9月單月挖掘機出口1.07萬臺,較國內銷量小幅超出147臺。作為對比,今年1~9月挖掘機出口累計8.03萬臺,占挖掘機總銷量的40%;去年全年挖掘機出口6.84萬臺,占挖掘機總銷量的20%。
按照這個發展趨勢,預計到2022年年底,國內市場將逐步回暖,總體會恢復到2020年的水平。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2022年工程機械銷量,投資,技術投入等方面不會比2021年差。到2023年,隨著新基建,一帶一路等設施的建設,國內工程機械會迎來一個小幅增長階段,逐漸走出下行周期。